近年来,短视频与长视频的界限日益模糊,行业趋势正从单一内容形态向“混合内容”模式转变。以B站“中视频”战略为例,平台通过融合短视频的碎片化消费与长视频的深度内容,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观看需求。2024年数据显示,12集以下短剧占全网剧集有效播放的37%,而头部长剧仍占据60%以上的用户观看时长,反映出用户既渴望轻量化叙事,也追求沉浸式体验。
这种融合推动平台调整内容策略,短剧以强节奏、高互动吸引用户,长剧则注重叙事深度与人物刻画,二者互补共生。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等头部平台纷纷加大短剧投入,推出短剧场、微剧场等模块,同时保持长剧精品化发展,形成内容生态闭环。短视频预告引流长剧的“短带长”模式成为新兴趋势,增强用户粘性和内容转化效率。
随着用户规模增长趋缓,长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竞争进入白热化。2024年起,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芒果TV等平台开始联合出品剧集和联合会员计划,试图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获客成本,扩大会员规模。例如,腾讯视频与爱奇艺联合出品的《赴山海》及三家联合制作的《太平年》,体现了内容层面的“联合战”趋势。
会员服务也向家庭会员、银发族专属会员等细分市场延展。平台通过精准用户分层和定制供给,推出差异化会员权益,提升用户体验和续费率。平台加强产品交互设计,配合AI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,增强会员黏性。优酷2024年底实现盈利,得益于剧集商业化突破和精细化运营,显示出付费会员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路径。
AI技术成为视频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。2025年,长视频平台进入“大模型”时代,基于AI的精准用户分层和个性化推荐实现内容供给的高度定制化。平台通过实时捕捉用户情绪和行为数据,动态调整推荐算法,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,提升内容消费时长和满意度。
AI不仅优化推荐,还广泛应用于内容生产和互动创新。爱奇艺的“桃豆”、腾讯视频基于大模型打造的AI角色对话功能,芒果TV的AI制作人等,推动影视IP的深度互动,增强用户情感共鸣和社交体验。未来,AI互动NPC将成为剧集标配,平台将通过AI角色与用户形成持续互动,拓展虚拟角色社交圈,创造新的商业模式。
OTT电视端作为视频消费的重要入口,正迎来快速发展。随着智能电视普及和网络带宽提升,用户对大屏沉浸式体验需求增强,推动OTT平台加快内容和技术升级。2025年,8K超高清视频、VR/AR技术在OTT端的应用逐渐普及,提升观影画质和互动体验,形成“元宇宙”场景的雏形。
OTT平台通过引入长短视频混合内容,丰富节目类型,满足家庭成员多样化观看需求。OTT端成为广告精准投放和会员服务的重要战场。平台结合AI推荐技术,实现大屏端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和互动营销,提升用户黏性和商业变现能力。优酷等平台在OTT端的盈利目标明确,显示出电视端市场潜力巨大。
视频行业正处于内容形态融合、技术驱动创新和商业模式多元化的关键转型期。以“微杏杏吧”为代表的平台需要顺应短视频与长视频融合趋势,深化付费会员服务,强化AI个性化推荐能力,并积极布局OTT电视端,构建全场景、多维度的视听生态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。